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地理位置 山东省所辖县级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6位(2009年),现由潍坊市代管。
著名的蔬菜之乡,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菜博会)举办城市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跨东经118°32′~119°10′,北纬36°41′~37°19′。东邻潍坊市寒亭区,西界广饶县,南接青州市和昌乐县,北濒渤海。纵长60公里,横宽48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耕地141万亩,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43%。
【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明亮
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兰玺
城区位于境西南部,处北纬36°52′,东经118°44′。有公路、铁路(暂时没有客运)通全国各地,交通便利。直线距离:至北京市400公里,至济南市165公里,至潍坊市37.5公里,至青州市区31公里,至广饶县城35.5公里,至昌乐县城20.5公里。正东达寒亭区界24.4公里,正西达青州市界9.2公里,正南达昌乐和青州市交界处16.8公里,正北达广饶县界42.48公里,东北达寒亭区界40公里,西北达广饶县界20.8公里,西南达青州市界12.4公里,东南达昌乐县界16公里。
农业概况
全市人口108万,农业人口80万,耕地141万亩,蔬菜播种面积80万亩,蔬菜年产量40亿公斤,产值40亿元。寿光市也是全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18个重大典型之一,首创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全国闻名,其蔬菜种植水平始终居于全国前沿水平,市场营销范围辐射全国。目前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80万亩,其中有机蔬菜65万亩,有322种农产品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认证,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70%。
自然资源
地质地貌
地质
境内除第四系地层广布外,主要为新生界下第三系地层,次为分布在寿光凸起区的古生界寒武系地层,县境东南部有新生界上第三系地层分布。其主要岩性:第四系(Q)顶部为黄土层,黄褐色及灰白色含砾亚粘土层;下部为砂砾层。厚层50~300米不等。 上第三系(N) 为紫灰、黑绿色玄武岩,棕褐色粘土岩及粘土质、砂岩,底部为红色砾岩,厚度大于200米。下第三系(E)上部为灰绿色细沙岩,下部为砖红色粘土岩、砂岩,底部为红色砾岩,厚度大于200米。寒武系(∈)为灰色石灰岩,夹黄绿色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厚度未详。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寿光市处鲁西隆起区的东北部,济阳坳陷东端,沂沐断裂带的北段西侧。具体说来,处在济阳坳陷盆地之中。境内发育有寿光突起。
中生代以前,县境与鲁西隆起区为一体,构造运动与鲁西隆起是同步的。从中生代燕山运动起,便与鲁西隆起区分化脱节,向断块运动发展。济阳坳陷及潍西凹陷,均是燕山运动的产物,表现在构造形态上以断裂构造为主,并伴有岩浆活动。境内断裂构造主要有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形成网格状。将潍西凹陷分成许多小断块。最大断裂带为北北东向展布的弥河隐伏断裂,断裂两侧的褶皱构造,大致呈东西方向。西侧有西宅科突起,牛头镇凹陷;东侧有西岔河突起,上口东南凹陷和南韩突起、西稻田凹陷。潍西凹陷呈东西向展布,随着构造变动,区内广泛地接受了中新生代地层沉积,其厚度大于7000米。
寿光矿产主要有石油、卤水等液态矿床和河沙。物探发现寿光有磁异常地带,异常面积70~80平方公里,其中1000伽。异常中心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埋深上限800米,下限1900米,一般在1000米左右。据地球物理常识推断,引起磁异常的磁性体有三,即第三系玄武岩、基性或超基性侵入岩、接触交代式铁矿和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具体由哪种物质引起,目前尚无定论。
地貌
寿光大地是一个自南向北缓慢降低的平原区。海拔最高点在孙家集镇三元朱村东南角埠顶处,高程49.5米;最低点在大家洼镇的老河口附近,高程1米。南北相对高差48.5米,水平距离70公里,平均坡降万分之一。河流和地表径流自西南向东北流动,形成大平小平的微地貌差异。
全市地形总体分为3部分,划分成7个微地貌单元。寿南缓岗区西起孙家集镇大李家庄,经东埠乡张家庙子附近至王望乡管村以南,为泰沂山区北部洪积扇尾。成土母质多为冲积物,土质较好。全区地形部位高,地面起伏大,地表径流强,潜水埋深大于5米。土壤类型多为褐土和潮褐土。中部微斜平原区 地势平缓,坡降很小。布有河滩高地、缓平坡地、河间洼地等微地貌单元。因受河流影响,各个地貌单元呈南北走向间隔条带状分布。土壤母质为河流冲积物。河滩高地主要分布在丹河以东,南起田马北,北至五台乡南端;弥河沿岸南起胡营、纪台乡以北,北至道口、营里镇南部,以及寿光城以北,地形部位较高,海拔多在9米以上,潜水较深,水热条件好,主要发育着褐土化潮土和潮土。河间洼地与河滩高地呈间隔平行分布。缓平坡地主要分布在丰城、南柴乡中南部的马店乡大部,地形部位低,潜水较浅,多发育湿潮土,部分低洼地区发育着砂姜黑土。滨海浅平洼地 主要包括侯镇、大家洼镇和道口、杨庄、卧铺乡的全部或大部,营里镇、台头的北部。地形部位低,海拔在4~7米之间。成土母质为海相沉积物与河流冲积物迭次相间。地下水埋深1~3米,矿化度较高。土壤为滨海盐土和滨海潮盐土。
气候概述
寿光地处中纬度带,北濒渤海,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受冷暖气流的交替影响,形成了“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爽凉有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
气温地温
大气温度年平均气温12.7℃,年最高14.2℃,(1998年),年最低11.4℃(1969年)。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为26.5℃;1月最低,为-3.1℃。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9.6℃。极端最高气温41.0℃,出现在1968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22.3℃,出现在1972年1月27日。春季温度回升较快,平均气温12.9℃,月平均气温以3、4月份回升最快,4月份升温7.7℃。夏季天气炎热,平均气温22.0℃,日最高温度在35℃以上的时间,平均每年9.8天。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平均气温13.8℃,11月份降温幅度最大,较10月份降低7.9℃,有寒潮出现。冬季越来越暖,平均气温-1.3℃,偏高0.5℃,日气温低于-10.0℃的时间平均每年14.6天。
地面温度: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4.9℃。12月至次年2月,月平均地面温度在0℃以下,以1月份最低,为-2.7℃;7月份最高,为29.9℃。4—10月份各月平均地面温度都在平均值以上。历年平均最高地面温度为30.7℃,最低为6.1℃。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68.5℃(1992年7月18日),极端最低为-29.4℃(1972年1月27日)。
地中温度(0—20厘米):土壤浅层地温变化与气温变化大致相似。其特点是:各月地温均比气温高,深度越浅地温变幅越大,地温较气温有明显的滞后性。冬季0℃以下开始封冻,3、4月份地温迅速回升,7、8月份地温最高,从10月份开始又急剧下降。寿光4—5月份为春播期,主要利用5厘米和10厘米地温。
降水蒸发
降水历年平均降水量593.8毫米。最大1286.7毫米(1964年),最小299.5毫米(1981年)。季节降水高度集中于夏季(6、7、8月 )。全年平均降水日数73.7天(≥0.3毫米为一降水日),7月份最多,平均13.6天;1月份最少,平均2.4天。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66%,月平均相对湿度以8月最高,为81%;3、4月最低,为57%。
蒸发年平均蒸发量1834.0毫米,最大年2531.8毫米,最少年1453.5毫米。年内蒸发变率较大,3—5月占全年蒸发总量的30%—35%,6—9月占45%—50%,10月至次年2月仅占20%左右。
日照辐射
日照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548.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最多为2827.4小时(1968年),最少为2276.0小时(1964年)。一年中以5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为270.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2%;12月份最少为173.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大于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2050.1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80%。大于1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548.4小时,占总日照时数的61%。
太阳辐射寿光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能比较丰富。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24.3千卡/平方厘米,5、6月份最多,为15.1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最少,为5.7千卡/平方厘米。
积温:指标温度0℃的积温年平均4799.9℃,80%保证率积温为4564.7℃。指标温度10℃的积温年平均4303.8℃,80%保证率积温为4167.7℃。指标温度15℃的积温年平均3685.4℃,80%保证率积温为3487.6℃。指标温度20℃的积温年平均2665.9℃,80%保证率积温为2444.1℃。
风向风速
全年主导风向为南偏东南风,出现频率为10%。冬春季盛行西偏西北风,夏秋两季盛行南偏东南风。
年平均风速3.1米/秒。4月最大,平均3.9米/秒;8月最小,平均2.4米/秒。最大风速23.0米/秒,出现在1984年3月20日。
冻土
出现在10月至次年4月。冻土初日平均在11月18日,最早在10月29日,最晚在12月13日。冻土终日平均在3月15日,最早在2月18日,最晚在4月9日。
地中10厘米深土壤冻结初日平均在12月15日,最早在11月8日(1981年),最晚在1月15日(2001年);平均解冻日期在2月24日,最早在2月5日(1978年),最晚在3月14日(1969年)。历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32厘米,最大冻土深度57厘米(1984年2月10日—11日)。历年连续最长冻土日数为87天,出现在1967—1968年间。
地中30厘米深土壤冻结初日平均在1月20日,最早在12月24日,最晚在2月5日。平均解冻日期在2月5日,最早在1月5日,最晚在3月11日。历年连续最长冻土日数为72天。
物候
2月 下旬:小麦返青;地瓜育苗。
3月 上旬:小麦返青结束;梨树休眠终止,叶芽开绽;蛇复苏。
中旬:梨、桃花芽膨大;柳树发芽;燕子、斑鸠南来。
下旬:苹果花芽膨大,叶芽开绽;杨树、国槐、泡桐萌芽;榆、柳开花。
4月 上旬:小麦拔节;梨树展叶初花;桃树初花;刺槐、榆树发芽;杨树开花;青蛙出河。
中旬:苹果初花;梨、桃落花;泡桐开花;柳树果实成熟;布谷鸟南来
下旬:小麦抽穗;苹果终花;桃子新梢盛长;榆树果实成熟;棉花播种;地瓜栽秧;红下颏南来。
5月 上旬:棉花出苗;苹果落实;桃子硬核;刺槐开花;杨树果实成熟;壁虎、蝙蝠出穴。
中旬:小麦成熟;棉花现蕾。
下旬:小麦灌浆;夏玉米、夏高粱播种。
6月 上旬:小麦开始成熟;夏玉米、夏高粱出苗;棉花开始现蕾;红下废颏北去。
中旬:小麦成熟;棉花现苗。
下旬:夏玉米为小喇叭口期;夏高粱拔节;桃子果实膨大。
7月 上旬:夏玉米为大喇叭口期;苹果果实膨大。
中旬:棉花开花;梨树果实膨大;桃子果实成熟;国槐开花。
下旬:夏玉米为抽雄穗期。
8月 上旬:夏高粱抽穗,斑鸠北去。
中旬:刺槐果实开始成熟。
下旬:棉花成熟;苹果、梨树果子继续膨大;桃树新梢停长。
9月 上旬:夏玉米开始成熟,燕子南去;布谷鸟南去。
中旬:夏高粱开始成熟。
下旬:小麦播种;夏高粱成熟;苹果、梨成熟;泡桐果实成熟。
10月 上旬:小麦出苗;雁南飞;地瓜成熟。
中旬:小麦分蘖;蟋蟀终鸣。
11月 上旬:苹果树、梨树、桃树落叶;刺槐、杨树、泡桐、榆树落叶;蛇蛰眠;蛙入河;壁虎、蝙蝠入穴。
中旬:大雁南去。
下旬:国槐、柳树落叶。
历史沿革 寿光为县最早见于史载是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关于北海郡的记载,是说北海郡中辖有寿光县,不是指寿光的立县时间。寿光地名起源有两说。一是“年长曰寿,地平为光”,说寿光建县于秦,因为“秦之郡县,汉初因之,寿光为县当在秦时”,清康熙《寿光县志》如是说。
二是与闾丘先生向齐宣王“乞寿”有关。史传齐宣王狩猎遇闾丘率众前来慰劳,宣王命免各老赋税,众谢丘不谢,宣王又命免各老夫役,丘亦不谢,齐宣王问闾丘王有错乎,丘曰,叟等来慰是欲求王于寿、富、贵,王曰,寿由天主,吾何增之,仓不能散,岂可富尔,官位充盈,难为其贵。丘曰,叟等愿王命正官平法可得寿,王使民安可得富,王诏孝顺可得贵,非乞王免赋役也,故不谢于王。王悦,拜为相。闾丘即闾丘邛,为秦大夫闾丘婴后裔,齐宣王时在齐为官。
寿光开发甚早,历史悠久。境内现已发现北辛、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迹150多处。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在此始创了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在这里字句成章。
2003年至2005年,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支线西水东调工程建设,山东省文化厅组织考古队对寿光北部双王城水库工程范围内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商周时期的盐业生产遗址39处和烧制盔形器的陶窖群,考古专家指出寿光双王城“制盐遗存分布如此密集,制盐规模如此之大,这在我省乃至全国都属于首次发现”。
夏朝,属斟灌国。商朝,寿光地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属纪国。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秦朝,废封建,置郡县,寿光地为剧县、益县,属齐郡。西汉,公元前148年(景帝中元二年),置寿光县,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自此史书始见寿光县之名。
西汉初置寿光时,县治在今县城东北洛城镇牟城村(王莽曾改名“翼平亭”)。东汉时,寿光县属青州乐安国。三国魏时,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郡。 西晋,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国。南北朝时,无寿光县名,在今县境内有隶属青州北海郡的剧县、隶属青州齐郡的益都县、隶属青州乐安郡的博昌县以及南朝宋侨立的隶属冀州河间郡的南皮县、乐城县。隋代,公元586年(文帝开皇六年),在南朝宋博昌故城复置寿光县,隶属青州北海郡。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于寿光县南置闾邱县。到大业初年,撤闾邱县,并入寿光。此后,寿光县境域基本趋向固定。唐、宋、元、明、清各代,寿光县治均在今县城。唐代隶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代隶属京东路青州北海郡,金时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代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代隶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清代隶属山东青州府。
中华民国前期,寿光县先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14年改属山东省淄青道,民国17年后,直属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县有两个县级政权。一个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隶属山东省清河区清东专员公署,县府在今台头镇一带。一个是国民党张景月部的县政府,隶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府在北洛镇尚家庄。另外,日本侵略军也扶植汪伪建立傀儡县政权,驻寿光县城,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青州道尹 公署。在此期间,今寿光境还划出益、寿、临、广四边县地、寿潍县地和昌潍县地。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今寿光县境分为寿光县、寿南县,还有益寿县的一部分。
1953年8月,寿南县并于寿光县。县级机关移至今县城,隶属山东省昌潍专区,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寿光县均隶属之。1993年寿光县撤县设市。
2006年,寿光市辖6个街道、11个镇:圣城街道、文家街道、古城街道、洛城街道、孙家集街道、大家洼街道、化龙镇、营里镇、台头镇、田柳镇、上口镇、侯镇、纪台镇、稻田镇、羊口镇。其中,大家洼街道由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管理。
2007年8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同意寿光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同意撤销田马镇,将原田马镇的行政区域并入稻田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留吕镇,将原留吕镇的行政区域划归洛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地不变。撤销五台镇、岔河镇,将原五台镇和岔河镇的行政区域并入侯镇。同时,将大家洼街道划归寒亭区管辖。合并调整后,镇(街道)平均面积由调整前的124平方千米扩大至145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6.4万增加到7.2万。其中,稻田镇总面积136平方千米,113个行政村、人口9.3万;洛城街道总面积118平方千米,118个村、人口9.7万。
注:“ 寿光”(355年六月-357年五月)是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前秦厉王苻生的年号,共计3年。寿光三年六月苻坚即位,改元永兴元年。
经济发展 近年来,寿光连续九届跨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2005年列第41位。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6.7亿元,同比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同比增长24.9%;财政总收入44.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和 19.6%,跃居全省第五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74元,比上年增加620元。
工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初步形成了造纸包装、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创建了晨鸣、金玉米等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晨鸣工业园、渤海化工园、侯镇项目区三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新建了金玉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潍坊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3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0家,有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已拥有省级以上名牌、著名商标42个,“仙霞”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圣玉”牌玉米淀粉和“仙霞”牌男西服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目前,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8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16.8亿元、利税 52.8亿元、利润34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
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全面实施“5520”工程,一手抓总量膨胀,一手抓质量提升,2009年以来,全市已开工建设过亿元工业项目83个,完成工业投入11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达到55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2.5亿元、利税72.2亿元、利润5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12%和12.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新增贷款担保公司5家,全年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9.5亿元,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加快企业上市步伐,豪源集团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募集资金7500万美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级以上著名商标6件,鲁丽、联盟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23.5%,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
农业
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南部菜、中部粮、北部盐和棉的梯次结构,优质高效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84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60万亩、棉田12万亩、冬枣5万亩、海淡水养殖10万亩、盐田133万公亩,建成畜牧标准化小区466处,畜禽存出栏总量达到5000万只,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全市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全市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60万亩,先后注册农产品商标128个,有97种农产品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标志,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依托蔬菜品牌,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已达到350家,其中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省级以上4家,力争年内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0家,带动80%以上的农民以“公司+基地带农户”等形式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第八届菜博会参观人数达到146万人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3个,签约额89亿元。
农业优势更加突出。以打造“全国最大最安全的蔬菜产销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安全农业、品牌农业和示范农业,全市被认定的优质蔬菜基地达到65万亩,有412个农产品获得“三品”认证,“独根红韭菜”、“桂河芹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在全国推广。积极开展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以农村住房、大棚、承包地等为抵押的新型贷款方式,被称作“寿光模式”。
第三产业
全面繁荣。2006年,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86.2亿元。建成了国内首家蔬菜电子拍卖中心和全国首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蔬菜网上交易市场成交额突破70亿元。全市各类专业市场发展到40多处,建成了全福元百货等一批大型商业网点,农村连锁店发展到303家,被商务部确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首批试点县(市)之一。依托蔬菜品牌优势,围绕菜博会对全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全面打响了“蔬菜之乡—田园风光”旅游形象品
牌,生态农业观光园已初步对游人开放,第八届菜博会参观人数突破146万人次,观光旅游业初具规模,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009年规划建设了总投资80亿元的农产品物流园、寿光渤海物流园、临港物流园、晨鸣物流园和国际商贸城“四园一城”,其中总投资20亿元的农产品物流园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全面加快寿光软件园建设,已有70多家企业入驻,成为全省首家县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投资1.5亿元,按照国家级湿地公园标准对弥河南段进行改造,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弥河生态农业观光园分别成为国家4A级、3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了第十届蔬菜科技博览会和第五届荷花节,实现旅游总收入36.7亿元。
中国工业盐电子交易市场落户寿光市,蔬菜电子交易市场交易额突破330亿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亿元,同比增长19.3%。
居民生活 【舒适和谐的生态居住体系】
近年来,寿光立足生态、园林、绿色、环保特色,按照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42万的城市规划总框架和“一个中心四个组团,一轴两翼一河两岸,东跨南扩西改北展”的发展思路,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先后成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山东省节水型城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绿地率达到37%,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在城区,初步形成了公园、游园绿化为点,街道绿化为线,单位庭院绿化为面,环城路绿化为环,弥河风景区等滨河绿化为带,点、线、面、环、带相结合,总量适宜、布局合理、物种丰富、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系统。街道绿化普及率达到100%,道路绿化带面积占道路用地面积比率超过30%。在农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加强了农村新能源建设和生活污染防治工作,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目前,全市村庄基本达到“五化五通二改一有”标准,即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通电、通柏油路、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改厕、改灶;有必要的文体场所和文体设施,使广大农民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以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为目标,按照“生态、文化、现代”的城市定位,全面加快“七大片区”建设改造和城市新区建设,市场运作,组团开发,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全年开工过千万元城建项目117个,在建和拟建高层建筑300多栋,中南世纪城、高层次人才创业园、新汽车站、东环路改造等一批功能性、品质性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3万,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8%
小城镇建设全面提升。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出台了小城镇建设优惠政策,推出了84项镇级扩权政策,市财政出资1.4亿元在各镇成立融资发展公司。去年全市共完成小城镇建设投入12
元,城镇化水平达到55.5%。在搞好村庄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探索试行了“大村庄”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迁村并点工作,促进城郊村向城市集中、镇郊村向小城镇集中、周边村向中心村集中。去年完成新农村建设投资4.1亿元,新修改造农村公路430多公里,有20多个村进行了整体搬迁,建成了112个农村社区,农村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11.8亿元,有2/3的村完善了基础设施,镇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全市基本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有线电视、固定电话,柏油路通车里程达到2430公里,油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11公里,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环境优美的公路交通网络,被国家交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示范县。
行政区划 现寿光市辖5个街道,9个镇,975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108万:圣城街道、文家街道、古城街道、洛城街道、孙家集街道、化龙镇、营里镇、台头镇、田柳镇、上口镇、侯镇、纪台镇、稻田镇和羊口镇。
主要特产 马莲韭 韭菜在寿光种植历史悠久,据清康熙三十七年编修的《寿光县志》记载:寿光县“诸蔬中唯韭为绝品”。“春初早韭…寒腊冰雪便已登盘,甘脆鲜碧,远压粱肉”,当时的寿光韭菜因上市早,质量好而闻名。马莲韭主要分为“独根红”和“大青根”两个品系。“独根红”最有推广价值,自然株高50厘米左右,叶宽1~1.3厘米,色淡绿,分蘖力强,假茎粗,长势强,基部呈紫红色;夏季抽苔早,苔粗而质嫩;抗寒性强,适于冬春暖畦栽培。“大青根”植株粗壮,假茎呈青绿色,耐热抗寒,适应性强。
寿光大葱 寿光大葱是寿光地方葱的总称。早在明代寿光就有种植大葱的习惯,至清代中叶,大葱已成为寿光的重要农产品。寿光大葱主要品种有“鸡腿葱”、“八叶齐”和“硬叶葱”三种。“鸡腿葱”植株高60~70厘米,基部肥大向上渐细,形似鸡腿倒置;“八叶齐”植株粗壮,上粗下细,叶片整齐紧密成扇形分布;“硬叶葱”,假茎套合紧实,上下粗度一致,叶片粗短而硬,株高平均1米,抗风抗病又耐寒。寿光大葱维生素含量丰富,食用、药用价值高。此外,它坚实耐冻,即使冰冻化解后仍味美如初,故便于长期储存和远道运输。近年,全市栽培面积达8万亩左右,亩产2500公斤以上,总产2亿公斤。远销全国,出口日本等国。
寿光绿实杆芹菜 寿光绿实杆芹菜与韭菜齐名。植株粗壮,高者可达1.5米,叶柄充实,抗倒伏,水分多,质脆嫩,味较淡,不易抽苔,耐贮藏运输,适于秋种和越冬保护栽培,一般亩产7500公斤,近几年,全市种植面积在2万亩左右,总产1.5亿公斤左右。
弥河滩银瓜 产于弥河两岸沙滩,瓜皮银白。品种有大银瓜、小银瓜、火银瓜、二性子等,其中以大银瓜为最佳,是国内稀有白皮甜瓜品种。弥河银瓜糖分足,含糖量高达12%左右;水分大,特别酥脆;瓜熟香气扑鼻,沁人心腑,是消暑解渴之佳品。原种植面积在千亩左右,2000年发展到7000亩,亩产提高到4000公斤,总产2800万公斤。
田马“王婆”香瓜 田马镇从1992年开始种植香瓜,至今有香瓜大棚2万多个,占地4万亩,年产量1.5亿公斤,并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了10万亩的种植规模。种植有伊丽莎白、状元、台农、丰甜、蜜露等3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2000年3月份,该镇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瓜第一镇”。2000年被中国果菜大赛组委会授予“中国百姓喜爱的名产名品”称号,2001年3月,“王婆”香瓜无形资产被上海新世纪投资服务公司评估为3.3亿元。现市场射辐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产品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香瓜集散中心,价格平抑中心。
绿光苹果 寿光绿光苹果是1972年发现的印度苹果短枝型芽变,经过多年选育而成,1984年定名为寿光绿光苹果,品质优于印度苹果。单果重220至300克,果面光滑,色泽翠绿,肉质致密而硬,汁液较少,甜味浓,含可溶性固形物14.7%,硬度为16.7kg/平方厘米,耐贮性强,贮后果品更佳。1986年被评为省优产品。产品多销往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广州、深圳、徐州等大中城市。
寿光小枣 栽植历史悠久,据1935年《寿光县志》记载,小枣列县内果品之首,“枣逐处皆有,碱地多植之成行,以小枣、铃枣为最美…”现营里镇北岔河村的枣园里仍长着明代的枣树。近二十年,小枣发展较快,2000年全市小枣产量达609吨。
寿光大鸡 寿光大鸡为我国优良品种之一,原产于寿光市稻田镇慈家、伦家一带,故又名
慈伦鸡。寿光大鸡,个体重大,红冠巨爪,全身黑羽,腿高,骨骼结实。耐粗饲, 抗瘟疫,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大型公鸡平均体重3.8公斤,母鸡平均体重3.1公斤,蛋重70~75克。中型公鸡平均体重3.6公斤,母鸡平均体重2.5公斤,蛋重65~70克。蛋壳较厚而红艳,便于运输。蛋质浓稠,蛋黄色深,特别是蛋质浓稠这一点,在国际市场上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突出优点。鸡的屠宰率也比较高,肌肉丰满,皮薄肉嫩,味道鲜美。2000年,市慈伦种鸡场保种2000套。
渤海马 渤海马是从1953年以来引进苏高血、苏纯血、奥尔罗夫等轻型和乘挽兼用型父本,对本地土种马经过20多年的杂交改良而成的挽乘兼用型马种。主要分布于寿光北部。寿光渤海马分乘挽兼用和挽乘兼用两个品系,既具有轻型马的气质和灵活性,又具有重挽马的温驯和稳重。因此,渤海马有大而不笨,结构匀称,紧凑结实的兼用型特点。渤海马,头大小适中,耳小而直立,眼大有神,表现聪明气质,头颈结合良好,颈脊胳隆起耆甲宽长,胸肋展,胸肌突出,背腰平直,并结合良好;中躯胳显粗短,尻方正、四肢腿明显,略干燥粗壮,后肢球节下部多外向,距毛多少不等,蹄大小适中,较坚实,步幅较快而稳重,力大而持久,并有耐粗饲,抗病力强和较好的适应性能等特点。毛色以粟、骝为主,沙毛、青毛很少。渤海马生长发育快,繁育性能好,遗传性较稳定。成熟早,公马一般两岁半可配种,并表现出较旺盛的性欲,有悍威。公马平均体高150厘米,体长157.5厘米,胸围178厘米,管围20.5厘米,体重462.05公斤。母马成熟早,繁殖力高,一般12月龄出现初情期,24月龄参加配种,受胎率达50%以上,繁殖成活率80~90%。
梭子蟹 俗称大海蟹, 学名三疣梭子蟹,因其甲壳呈织布梭子形,中央有三个疣状突起而得名。梭子蟹属渤海区域内大型蟹类。羊角沟附近小清河入海口一带,滩涂辽阔,饵料丰富,所产蟹个大,肉肥细嫩,蟹黄丰满,味道鲜美,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尤以清明时节产卵前质量最佳,被视为海鲜中上品。梭子蟹在深海越冬,清明节后洄游河口浅海一带,5月产卵,幼蟹喜于咸淡水混合处栖息、觅食。到9月份先后脱壳两次。雌蟹腹部呈半圆型(俗称团脐),雄蟹腹部呈锐三角型(欲称长脐)。雌蟹于抛籽前,肉肥黄满,大者斤余重。产卵后体肉渐瘦,质量下降。待中秋节后,蟹日渐丰腴,至霜降个个都脂膏盈甲,壳满肉肥,当地谓之“顶盖肥”,是一年中又一食蟹最佳时节。
小清河银鱼 因浑身纯白,闪闪如银,故名。身长一般在6~9厘米,宽如韭叶,形似面条,所以又称面鱼或面条鱼。银鱼,多在海水和河口淡水混合处繁殖,产区狭小,产量不丰。小清河入海处,适宜银鱼生长繁衍。每年清明节前后,银鱼游入小清河下游,五月产卵后,再游回深海域。因此,在小清河入海处捕捞的银鱼(也称羊口面鱼)特别肥美。银鱼鲜食极美,加工成鱼干也为鱼中上品,在国内市场倍受欢迎。
羊角沟对虾 也称羊口大虾,属洄游性节肢大型虾类,是海产珍品之一。此虾每年四月中旬游入渤海渔场,八月以后,体长达15~20厘米,渔民开始捕捞。在羊角沟海域捕捞的大虾,鲜活时体色青中衬碧,玲珑剔透,熟后通体橙红,色艳悦目,肉质细嫩,味美异常,誉满中外,畅销欧美各国。
柴庄土陶 据有关资料记载:柴庄原有土窑生产青砖瓦,明永乐三年 (公元1405年) 始从村北五里外取红褐粘土烧制盆罐,行销邻县,迄今已有596年的历史。柴庄土陶产品,大致分为盆、罐、瓮、缸和古建筑装饰物五大类,其式样大小型号繁多,历史上以生产罐盆为主,“柴庄土陶”因以“柴庄罐子盆”为代称而闻名县内外。
草碾子草编 草编是五台草碾子村的传统手工业项目,古墓碑记载,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其始祖从山西迁来即以草编为辅,延传至今。产品有大中小方耳,深浅沿各种型号锅盖、桶囤、车囤、茅囤、壶囤、扣盖、炮车脚外套等20多种。产品远销东北三省、河北以及青岛、济南、烟台、淄博、潍坊等地。另外,花蓝、果盒、饭盒、饭箱、纸篓、茶具垫、果盘、茶囤等产品还出口日本、加拿大、菲律宾、葡萄牙、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
卤水 主要分布于寿北侯镇重盐碱地区,地下波美7度以上的卤水静储量达39.6亿立方米,富含盐、溴、镁、钾、碘等几十种物质,含盐总量约4亿吨。埋深一般在2~3米,年开采量约1620万吨。
赵庙烟花 赵庙爆竹烟花,始产于清朝初年,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原系桂河董姓八世祖从河南学得烟花技术,返里自制,技艺世家单传,即“有长子不传次子,有子不传女,外姓不得传”之祖训。故长期以来烟花技术发展缓慢,清末时,仅有三家生产,以爆竹为主。建国后发展很快,其品类除爆竹外,还有起花、金盘托月、杆花、瓮花等。1984年,赵庙乡为充分发挥地方传统名产优势,在桂河烟花技艺和声誉的基础上,将一些老艺人和青年技术骨干力量组织起来,成立了赵庙烟花厂,后改为寿光烟花厂,使品类增至11大类,105个品种。
羊盐牌工业盐 羊盐牌工业盐是山东羊口盐场生产的优质工业盐。1958年开始生产,利用海水和地下卤水,采用先进的“新、深、长”生产工艺精制而成,产品具有晶体大,颗粒均匀,纯度高,色泽正等特点。产品质量稳定,符合BG5462-85国家标准。该产品1985年被评为省优产品,1990年又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销往全省各地及安徽、山西、湖南等六个省,是潍坊纯碱厂、齐鲁乙烯厂定点供应单位。
寿光名吃
虎头鸡
是寿光市的一道传统特色菜,最早起源于清朝时期的寿光王高村,因将鸡剁成块、挂糊炸成金黄色后,状如虎头,故名“王高虎头鸡”。其特点是:炖熟后鸡酥肉烂、醇香可口,鸡汤更是鲜美,为菜都人招待贵宾、喜庆宴席之必备美味。
羊口老咸菜
寿光民间有一种普及的腌菜称为“辣疙瘩”。因其腌制时间越长越好吃,所以人称之为老咸菜。而寿光老咸菜尤以羊口产的味道最好,是因为配料不同工艺独特的原因。 正宗的羊口老咸菜以鱼卤腌制。得鱼卤后,先晒鱼卤,使其发酵,除油。(须经过30天,每天缸内温度达到60℃)然后再进行腌制成菜,经多年的翻、晒、倒缸,而得家喻户晓的羊口老咸菜。
筢菇
寿光民间的一种传统菜肴,民间称为“pagu”。制作材料:绿豆、菠菜、萝卜、水,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将绿豆发出小芽,跟菠菜汁、绿萝卜一起用料理机打成泥(传统制作方法是用石磨),保存的时候将水分挤出,捏成拳头大小的团状,颜色呈现暗绿色。烹调的时候先炝锅,放入大料、肉片、粉条等勾兑好汤汁,将筢菇团捏碎放入锅中,混合韭菜、香菜等中火加热五六分钟后,炒好出锅。上盘后的外形有点类似于蔬菜豆腐。90年代以前,北方乡村在冬天基本上吃不到太多的新鲜蔬菜,于是老百姓便利用手中的几项材料制作出各种菜肴,故而有了这道传统美食。
历史名人 寿光历史名人众多,主要有:公孙弘、徐干、朱岱林、王猛、王镇恶、任昉、贾思伯、贾思同、贾思勰、魏琯、姚堂、魏塾、李莪华、张玉山、李植庭、马保三、王云生、陈少敏等。
荣誉 中国蔬菜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百强县市、首批山东省文明城市等。2006年,全国百强县市第29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7年,寿光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2008年,寿光市入选2008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2010年,寿光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荣誉称号
寿光谣 《寿光谣》是由山东寿光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守莹作词,青年歌手·青年作曲家赵迎作曲的一首颇具山东风味的流行音乐作品,该作品从创作到制作历时将近半年,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整首音乐融民族精神与时代气息为一体,呈现出了当代“中国蔬菜之乡”寿光的阳光与大气、自豪与美丽!
歌词
姓字名谁就在那百家姓里查
造字的仓颉就出自咱的家
清清亮亮弥河水
唱着绿色歌谣声振四方传天下
家住何方就在齐民要术里查
农圣故里就是我热恋的家
种着三亩二分地
埋着金灿灿的种子翡翠般的芽
家底多厚请在那百强县里查
绿色通道就通到咱们的家
小小一把菜篮子
装着北京城的菜肴大上海的瓜
给咱一片太阳色
就把春天全留下
给咱一片碧波海
挽起春风走天涯
走出金山银山好日子
走在蓝天白云下
走来青枝绿叶好心情
美丽家园美如画
一年四季好风景
美丽菜都我的家
[1]
文化媒体 影视媒体:寿光广播影视集团
有高等教育院校:潍坊科技学院
主要出版物:《寿光日报》、《北方蔬菜》、《灵犀·视界》等。
专业门户网站:中国寿光网 寿光人才网 寿光旅游网 寿光商铺网、寿光房地产网、寿光网、寿光生活网、寿光装饰网、寿光蔬菜网、寿光二手网等。
专业网络公司:寿光速达科技 寿光圣志科技、寿光前沿科技等。
网络社区:开心论坛 、开心博客。
旅游资源 主要景
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 、弥河风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巨淀湖红色革命旅游风景区、中国特色经济村——三元朱村、仓圣公园、盐化工业旅游、双王城古代盐业遗址等
主要旅游节日
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荷花节、羊口祭海节等。
寿光在中国远古文明史上的地位 现代考古学表明,今山东境内最早的人类是生活于沂山上的原始人类,距今40万年。随着自然的变迁,沂山的原始人类开始沿着源于沂山的河流向山前平原迁徙。沂山上的原始人类迁徙到山前平原后,形成了今山东境内最早的三个原始部落群,由东而西依次为今寿光弥河中游(寿光及今青州市、昌乐县交界处)部落群、济南东章丘绣江河流域部落群、鲁西南滕县薛河流域部落群。这三个部落群即是当时今山东地区亦称海岱地区的原始人类即后来所称东夷人聚居区。东夷人以鸟为图腾,有着原始的太阳崇拜,居东部分后称少昊族,居西部分称太昊族。太昊族西迁后,少昊族曾长期统治东夷地区。历史学界普遍认为,考古学上的大汶口文化即少昊氏文化。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著作《中国通史》中记载:“少昊姓己或说姓嬴”,其他未详。1981年,在今山东莱阳前河前村征集到一件当地出土的西周中晚期陶盉,在其颈部有14个刻画文字,腹部3个,流部2个,专家译为“己国父乙作酉午未宅□□鱼噩、鹿、龟”,即己国名为父乙的首领的作器。据此曾有学者认为史载古己国在莱阳。1983年,于今寿光古城村发掘了一座商时大型礼器坑,一次出土铭有“己”文的青铜礼器64件,遂使古己地、己族、己国的中心居地在今寿光成为定论,1985年第3期《文物》杂志发表了发掘报告。太昊族西迁后,少昊族主体部分从今寿光一带西迁太昊族居地(今曲阜一带),为东夷族的统领和代表,少昊墓在曲阜。
己地、己族、己国在中国远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之妃西陵氏(嫘祖)”生“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索隐》引《国语》胥臣云十二姓:“姫、西、祈、己、媵、箴、任、菛、僖、姞、嬛、衣是也”。继黄帝之后为大联盟盟主的东夷颛顼部的火正是祝融部(祝融即重黎,即母系氏族社会时少昊集团图腾官的“五鸠”之祝鸠氏后裔),祝融部有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八姓。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神农氏曰:“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曰听妭为妃,至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兴焉。其后有卅、甫、甘、许、戏、露、齐、纪(由己后又衍生出纪)、怡、向、申、吕,皆姜姓之后,并为诸侯,或分掌四岳”。以上所记,神农氏时代即有纪(己)姓诸侯,黄帝时己仍为诸侯国,至颛顼时己族仍为颛顼的火正,可见己族自神农、黄帝时即为一古老而又有相当经济文化实力的原始族群、原始部落、原始诸侯,一直在各个时期的大联盟中担负要职。
发掘出商代大型铭“己” 青铜礼器坑的寿光古城村,恰是中国远古历史中著名的“益”地。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封淄川懿王子胡为益都侯,即封于益之旧地,称之为益都侯城。益又作翳、鹥,均同音字而不离“燕”之本音。《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记益之名的古文为燕子象形,也说取义于燕之鸣声,即借用“嗌”字而来,以燕(即鸟即凤)图腾名族,以益族为最清楚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东夷(今山东及边缘地区)居民均以鸟为图腾,显示了他们是源于沂山原始人类的同族关系,人类的语言和人类的文字是语言在前,文字在后,先有语言,后有文字。东夷人以鸟为图腾,“益”即燕之本音,所以“益”、“己”均不离“i”音,齐国的齐也不离“i”音,而符号记事以至文字产生是后来的事,口传之图腾(族的代称)与符号和文字示族在最初并不是一致的,以符号和文字作族的标记是后来的事。一个是口传阶段的事,一个是文字符号产生以后的事。所以“益”与“己”在寿光指的是一个对象,即在寿光(以及相边地区)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先民。
益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大量记载。益在历史学中的含义是以燕为图腾的一支先民。在历史记载中益同时是这支先民的头领,后世给益加了诸侯称谓称之为伯益。著名学者王献堂著《山东古国考》载:伯益,东夷人,“寿光之益为是”。伯益族祖居地在今寿光弥河流域(即汉武帝封胡为益都侯之今古城村),后扩至潍河、白浪河流域。伯益族鼎盛时代是在“五帝”时代后期,这一时期伯益族成为少昊时代后统领东夷族的一支劲族,居统治地位达百年之久。传伯益助禹治水有功,赐姓嬴氏,号伯益。伯益主体部分在尧以前西迁至费县一带,蚩尤、颛顼时代它是从属部落。《尚书·舜典》载:舜问四岳谁能任虞牧一职,众推伯益,伯益礼让他族,舜不许,认为他能把事情办好。史载伯益“佐舜调驯鸟兽”、“伯益知禽兽”、“伯益综声于鸟语”,都是有关原始牧业和渔猎经济起源的神话,以伯益为突出代表,并且伯益族在大联盟中世袭这一职责。《孟子·滕文公下》记伯益事迹,伯益助舜“掌火”、“ 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透出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的痕迹。孟子还把伯益的功劳与大禹治水并提,说伯益的功劳使水患息、山泽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还传伯益“初作井”,有功于水井技术。伯益部极重要的贡献是同化、收服、团聚、融合了一大批鸟、兽图腾族,伯益欲让虞牧职官于“朱、豹、熊、罴”即是北方兽图腾族后入东方鸟图腾部的“四鸟”(即高辛氏颛顼部“八才子”中的“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尧、舜、禹相继主盟阶段,伯益部发展为一个庞大的部落群体,几乎包括了今黄河下游流域的所有古夷人部落,控制范围自今山东半岛以至豫东,波及苏北及皖北,相当于原少昊集团的分布区。《史记·秦本纪》“太史公曰”列举的嬴姓后裔,后来建立方国者,有徐氏(徐州)、郯氏(郯城)、莒氏(莒县)、终黎氏(凤阳)、运奄氏(曲阜)、**(正阳)、黄氏(潢州)、蜚廉氏(费县,含秦氏、赵氏)。伯益部强盛时,所属部落远不止这些,连原属皋陶部的东夷氏族也进入它的势力范围。
禹在位时,夷夏关系日趋紧张,《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天子”10年,在继承人问题上与东夷部族发生冲突,“禹以天下授益,三年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阳”。箕山,俗名香山子,今寿光纪台(此之纪为周立朝后寿光境内“己”国表示臣服后的侯国之台)村南7公里,山下原有纪侯冢、纪侯庙,今属青州。众推皋陶部,因皋陶死(《国语·鲁语》记“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戮之,其骨节专车”,皋陶死为防风氏被杀的讳词),众又推伯益,而禹却暗中培植儿子启的党羽和势力,最终启继承了联盟大酋长职位。东夷有扈氏(出于少昊集团的“九扈”,“五帝”时代前期西迁入夏,后随夏部落东移,近亲氏族多属伯益部)起而抗争,在甘(豫东北)之战中失败。启继位后骄奢淫逸,其后太康亦同致内乱,伯益部后裔有穷氏(少昊集团西迁后以曲阜即穷桑为活动中心,伯益部强盛时仍以此为根据地,有穷氏之号起源于此)后羿乘机夺取联盟大权。羿与益均为本族首领代称。羿亦“不修民事”,为宠臣寒浞杀,后夏相子少康召唤旧臣伯靡及斟灌(今寿光斟灌村即古斟灌国遗址)、斟鄩(今安丘杞城村)二氏余众灭寒浞,即史称之“少康中兴”。
“五帝”时代末期,伯益部成为与夏人长期争衡的主要势力集团,如上所述,直到夏王朝建立前后激烈的夷夏交争仍持续了一个很长时间。夷夏交争是上古中国社会从原始走向文明的最后一次大事变。伯益族主体西迁居费县一带时,其中一支继续西迁,留下曹县犬丘、永城(河南)犬丘、兴平(陕西)犬丘、天水(甘肃)犬丘的族迁遗迹,西进至今陕西、甘肃一带,成为秦人先祖,在助周、助商中逐步发展为秦国,诞生了一代始皇嬴政。东夷族在民族大融合中的消失在夏后杼以后,传杼发明了甲和矛以对付夷人箭射,征服了东夷,夷夏融合而为华夏族(东夷族又称“巨人族”。华:大、巨)。
中国的远古文明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一种排法是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皋、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史载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伏羲、女娲传说来源于太昊、少昊西迁。如上所述,“己”为神农时之诸侯,为黄帝12姓之一,为颛顼火正祝融族的第一姓,是少昊的本姓,源于寿光之益族的头领伯益又为禹赐嬴姓。这一切均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源于寿光弥河中游的今山东最东部的原始部落群体,在口传阶段是以益(鸟)为图腾,在产生了记事符号和文字阶段后又以己名族。这是一支起源极早、连绵不断、蓬勃发展、支系繁多,而且在整个中国远古文明时代拥有高度智慧、高度文明的先民。“少昊姓己或说姓嬴”,己与嬴均源于寿光。在或多或少有文字叙事的“五帝”时代,少昊和伯益均曾长期控制整个东夷地区。寿光地处沂山以北的广阔冲积平原,南部为冲积台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极有利于农牧渔业生产,是极为富庶之地。颛顼之火正官(己)其职责即司土或司徒,为古时最高农事官(行政官)。与农事密切相关的“牛(后演为黎)”字即源于己所属的祝融部。弥河中游、寿光青州交界处的苏埠屯墓地,即是祝融部后裔遗存。伯益族在舜、禹时是世袭的农事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农书”,较早的三部均出在今山东地区,即寿光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曹县汜胜之著《汜胜之书》、东平王祯著《农书》,应与此有密切关系)。寿光之“己”,《说文解字》释为丝绪之象形,“益”,《说文解字》释为水从器皿中漫溢出来,这都表明了富庶之意。由于农业经济的发达,寿光历史上酿酒业兴盛,仅《齐民要术》记载的酿酒法即达40种,制曲法9种。“己”作为丝绪又与“结绳记事”有关,当为最早的记事工具。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图像文字发掘于伯益后裔莒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历史上的仓颉鸟迹书于周初出土于寿光仓颉墓,迄今在今寿光城旧城墙外已发现从明至清的仓颉墓碑3块。寿光全境目前发现龙山文化遗址68处,其中有著名的边线王龙山文化城,为山东境内建国后发掘的第一座龙山文化城,总面积57000平方米,遗址中发掘出土了底部印有清晰布文的陶碗,显示龙山文化时期寿光即有发达的纺织业。遗址中还发现大量酒器,在莒县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酿酒遗迹。夷为“人”“弓”合字,古铁字又为“金”“夷”合字,显示了东夷人发明了**和铁。因东夷人发明了**,东夷人又被称为善射族,历史上记载的著名箭手均在寿光一带或与寿光有密切关系,如纪昌(纪国人)、逄蒙(墓在寿光相邻的昌乐境)、“后羿”射日之羿、公元1004年射杀萧达兰而成“澶渊之盟”的张环等。伯益“初作井”,证明伯益族发明了凿井技术。在寿光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以至商周汉达3000年之久的火山埠遗址,出土了代表当时最高生产力水平的蛋壳黑陶罍和大型制骨器作坊遗址。2004年寿光城建设工地上出现重大考古发现,发掘出一座沉睡地下的“千年粮仓”(粟粒已全部炭化,确切年代待定),进一步发掘证实,整个工地54000平方米,发现有龙山文化陶器残片和兽骨加工作坊,是一处上迄龙山文化,下经春秋战国,后至唐宋元明清的大型古遗址(百米之外即是发掘出明嘉靖年间所立“仓颉碑”处),证实这是古伯益族的一支仓颉族的居地遗址。
寿光地处沂山以北弥河冲积平原,为海岱地区(山东)东西通衢要道。秦始皇称帝5年后即始东巡,所修驰道即从今寿光北部平坦处向东,并在北境海边筑台观海。汉武帝亦沿此道东巡,并于春三月在今寿光北部巨淀湖畔试耕,清人有诗与谚曰:“汉武东巡日,秋野水塘坳,游子空回骑,渔翁牧坐茅,问身千古意,身世眼前抛”,“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帝试金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嫔妃挑担在后头,王公大臣砸坷垃,国老丞相来牵头”。《汉书·武帝记》载:“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上耕于巨淀”(汉武帝于公元前124年用公孙弘为丞相,始设太学,公孙弘年高逝于任上。巨淀湖侧即公孙弘曾任狱吏之盐城。公孙弘,史载甾川国薛人,其时甾川国治在今寿光纪台镇)。
综上所述,寿光在中国远古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她是中华民族三大组成部分东夷族最东端且是主要代表部分的中心居地。是中华“五帝”之一少昊族的主要发源地,是“五帝”时代末期东夷族主要代表伯益族的发源地。这支先民在“五帝”时代即创造了高度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华文明的创造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支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远古农牧业文明,有着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纺织、酿酒、农耕、牧渔、制盐、蛋壳陶、铁铜等均与他们的创造有重大关系。以弥、淄流域为代表的鲁北地区是中国两大粟作农业中心之一。寿光以北地区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盐产区和盐文化发祥地。以己为姓的少昊氏和以嬴为姓的伯益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是多方面的。从这支先民中诞生了中华民族许多重要的支系。这支先民高度的智慧、高度的创造力、高度的文明又表现在其文化特别是文字的创造上,中国历史上文字的产生与创制记录均与这支先民有密切关系。寿光这一块土地及其人民,如上所述,在今天仍然在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重要贡献,当是远古时期既有传统与文明的延续。